中暑虚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炎炎夏日,不可轻视中暑尤其是老年人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中国蓝新闻

近日,医院(医院)收治了中暑患者胡爷爷。他今年81岁,一周前感到浑身乏力,胃口与饮水量也在下降。

7月5日下午,胡爷爷开始出现行为迟缓,晚上7点多,胡爷爷被家属发现昏迷在沙发上,家属立即拨打了求救。医生赶到后发现胡爷爷昏迷,高烧,休克。

就近送到医院(医院)急救,入急诊科时,患者仍昏迷、高热、无尿,病情危重,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杨秋林对胡爷爷积极抢救休克、退热等治疗,同时对胡爷爷的病情进行诊断,在充分排查后,考虑胡爷爷是重症中暑分型中的最严重的非劳力性热射病。

经历初步抢救,杨秋林考虑到胡爷爷因重症中暑,已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脑、心脏、肺、肾),病情危重,予收入重症医学科(ICU)加强治疗。通过一晚的抢救,7月6日,胡爷爷慢慢开始清醒,血压稳定,尿量增加,各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次日,胡爷爷转出ICU,入中*救治科治疗。目前,胡爷爷已恢复自主生活,将于近日出院。

杨秋林说:“中暑为现高温阶段常见急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且具有相当隐蔽性,容易被忽视,像胡爷爷这种现象是由轻症转为重症。所以对于老年人,家属要尤其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反常,应及时带老人就诊。”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预防中暑

看过来~

1.什么是中暑:

中暑定义: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散失过多而出现的相关临床表现疾病。

病情方面: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容易发生中暑。高温环境下,若无有效降温措施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与非劳力性热射病)。其中以热射病死亡率最高,老年患者可接近80%。

2.老年人如何预防中暑:

1.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嗮准备,比如带遮阳帽,涂防晒霜等。

2.年老体弱者要改善居住环境,包括空调降温,通风等。

3.规律作息,合理膳食。

4.中暑恢复期病人,数周内应避免阳光下及高温环境中剧烈活动。

3.中暑了该如何急救?

已经中暑的病人,快速降温是基础,应将病人移至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去除患者衣物,冷水擦浴,配合电风扇,空调等降温。对于体外降温无效或者有意识改变等医院急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