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中医又将所有的东西也用阴阳区分开来,温热为阳,寒凉为阴,我们所吃的任何一种食物也有阴阳之分,有温,热,寒,凉,平之分。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寒与凉之间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平则是介于温热与寒凉两种属性之间,作用比较暖和,寒凉食物有清热,去火,解读的作用,温热食物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的作用。
温热寒凉平不但体现在食物分类上,也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上,还体现在四季变化的温度以及南,北不同地区区域造成的温热寒凉的差别上,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运用,才能使人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阴阳平衡,不温不凉,身体才会健康,才不会生病。
因个人体质选择食物身体内寒气较重的人,血液亏虚的人,要选择温热性质的食物来吃,如牛羊肉,洋葱,韭菜,生姜等。温热性质的食物吃后身体会发热,使机体兴奋,活力增加,血脉畅通,能改善衰弱的身体状况及萎缩的机能。现在的人普遍饮食贪凉,又大量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所以现在的人可以说绝大部分都属寒凉的体质。
身体内热大,生命力旺盛,血液充足,就不能再大量地吃温热性质的食物了,吃多了会燥,会热,会上火,机能亢奋,所以适当地选用寒冷的食物来降温,去火。
2.因气候变化选择食物
气候的变化就是温度的变化,进入夏季温度就高,进入冬季温度就低。所以,在温度高时多吃寒凉的食物以清热,解暑,温度低时多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暖,祛寒。如果天热了吃狗肉,那马上就会热出病来,鼻子冒火,咽喉疼痛,大便干燥,胸闷心烦,如果天冷了吃西瓜,轻者胃痛,腹胀,重者腹泻,腰疼。
夏天外面的温度高,而室内因为有空调的广泛运用而不再闷热,炎热的天气带给人们的燥热大大减少,也不太容易中暑,可人们却还在吃大量的降温解暑的寒冷食物,又因为冰箱的广泛使用,冰镇过的食物是寒上加寒,带给身体的不是阴阳的平衡,而是身体内的寒湿加重。
冬天气候寒凉,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保暖,可室内又因为有暖气,空气燥热,人们开着暖气喝冷饮,吃西瓜和香蕉等等,这些都完全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使得人们在寒冷的季节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却在不断地给身体降温。
3.因地域的不同选择食物
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的不同生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热带地区多盛产寒冷性质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盛产洋葱,大葱,大蒜这些温性食物以及土豆,大豆等性平的温和食物。老天爷已经给生长在当地的人们准备好了适合他们身体需要的食物,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而现代交通的发达,轻松地打破了这一界限。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反季节,跨区域的食物。物资的极大丰富是经济发展需要。我们的身体要保持健康,所吃的食物始终要与自身的身体素质,所处的环境保持一种平衡,和谐,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饮食都应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去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才能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
饮食习惯是受市场控制的,市面上卖什么大家就吃什么。二三十年前,人们还是靠天吃饭,吃的只是当地,当季的食物。那时的人们市面上卖什么就买什么,就是不懂食疗知识,也不会吃出大毛病来。记得一位同学的家长在食品厂上班,到了夏天厂里就生产冷饮,饮料,可天一凉,冷饮,饮料的生产就停了,只生产糖果,糕点了。
而现在市面上供应的食物已没了季节,区域之分,可生活在内地的人们仍然要经历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要经历从入秋到第二年春天这长达半年的寒凉天气。再不学点饮食保健常识,不熟悉各类食物的温热寒凉平的属性,在天冷的时候大量误吃寒凉的水果,蔬菜和饮料,就是在不断地给身体及体内各脏器降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体整体的身体素质全面下降,疾病频发,衰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