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作为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是牛在夏季因遭受强烈阳光或高温环境而引发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的急性病症。这种病症会导致牛体内毒素积累,威胁其健康与安全。为了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本文将简要介绍牛中暑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中暑原因及类型
1.1▍日射病的成因
日射病是由于牛长时间受到强烈日光直射,导致散热调节机制失效,引起体温急剧上升。日射病,又称热射病,是指牛体长时间受到强烈日光直射,导致其机体生理性体温升高。这种持续的高温状态使得散热调节机制失效,进而引发体温急剧上升。
1.2▍热射病的成因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牛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体内热量过度积聚,引发神经功能障碍。热射病,是指牛在长时间处于闷热、高温的环境中,例如长时间的运输或牛舍通风不畅等情况下,体内热量过度积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体温显著升高、循环衰竭以及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机能紊乱。这种疾病多发于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牛饮水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症状表现
2.1▍日射病症状
症状包括突然昏迷、四肢无力、体温异常升高,常因痉挛或抽搐而死亡。日射病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病,病牛四肢无力,突然倒地并划动四肢,迅速陷入昏迷状态,有时还呈现出兴奋和狂躁。其体温异常升高,眼球突出,全身出汗,同时伴有心力衰竭、静脉怒张、脉搏细弱以及呼吸急促、节律紊乱等症状。病牛往往因昏迷、剧烈痉挛或抽搐而死亡,但轻型病例若能及时抢救,有可能恢复。
2.2▍热射病症状
症状发展较慢,前期为倦怠、疲劳,后期可能出现循环衰竭与呼吸困难。相比之下,热射病的症状发展较为缓慢。初期可能出现倦怠、疲劳、昏迷、四肢运动困难、视觉障碍等前驱症状。在这些症状出现时,让牛保持安静有助于缓解病情。然而,若牛继续处于高温环境,体温会持续上升至2℃以上,导致循环和呼吸失调。此时,病牛会出现张口伸舌、口中流出泡沫状唾液、鼻孔开张、呼吸急促、脉搏过快等症状,全身出汗、兴奋不安。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牛可能迅速转为抑制状态,结膜发绀、血液黏稠,并出现口吐白沫、鼻孔喷出红色泡沫等症状。大多数病牛在痉挛发作期间死亡,而急性病例可能在发病后十几分钟内死亡。但一般病例若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抢救,都有可能恢复。
.诊断与治疗
3.1▍诊断要点
中暑诊断需考虑环境与临床表现,区分中暑与其他急性疾病。中暑通常仅出现在炎热的季节。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特征,并结合牛只是否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或身处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同时考虑是否缺水以及通风状况等因素,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突然死亡的牛只,必须进行详细分析,以区别于急性瘤胃臌气、急性中毒及炭疽等疾病。
3.2▍治疗方法
迅速将牛移到阴凉处,使用物理降温与药物治疗,中药如香薷散可辅助治疗。病牛应迅速被移至宽敞、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区域。接着,使用冰爽一夏兑水,为牛只进行直肠大量灌凉水,同时在其头颈部进行冷敷。若有必要,可进行大剂量静脉放血,约毫升。此外,还需多次少量为牛只静脉注射复方氯化钠,并肌内注射10%安钠咖30毫升或10%樟脑磺酸钠30毫升。在病情稍趋稳定后,为防脑水肿,应静脉注射50%葡萄糖毫升,并辅以25%甘露醇注射液毫升。
中药治疗方面,可选用香薷散,其成分包括香薷、藿香、青蒿、佩兰、杏仁、知母各50克,陈皮0克,滑石粉、石膏各克,煎水后灌服。另一选择为凉心散,包含栀子、生地、天竺黄、黄芪、黄连、天门冬、获苓各50克,以及朱砂10克,同样煎水灌服。
0.预防措施
建议搭建遮阳棚、提供充足饮水与营养,添加抗热应激成分以预防中暑。为预防牛只中暑,必须确保它们免受烈日长时间暴晒。在运动场搭建凉棚可提供必要的防晒,同时,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青绿饲料的供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的成分至关重要,因为夏季牛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会显著增加。平时,可以在饮水和拌料中加入冰爽一夏与电解多维,以预防中暑。长途运输时,务必避免牛只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同时,在饮水时加入冰爽一夏、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强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