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虚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博微课堂一场马拉松致21人遇难谁该为 [复制链接]

1#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这个事了。

5月22日,甘肃景泰一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了极端天气(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导致运动员身体在短时间内失温。最终,被活活冻死了21个人。

与“21”这个统计学数字相比,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破裂了21个家庭。

这21个人中,有父母最爱的宝贝儿子,有刚生完孩子没多久的奶爸,也有正准备10月份办婚礼的女孩儿。

他们都曾是最能跑、最强壮的一波人,然而现在,却连开口跟亲人告别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位业内人士说:这次冻死的都是高手。

第一,马拉松高手都追求轻装上阵,通常不带冲锋衣等保暖衣物,押宝赌天气好。遗憾的是这次没赌对,连赛事强制装备中一定会有的保温毯都被大风吹烂了。

第二,高手前进得更远、更高、更冷、更难下撤,也更难被搜救。

不少网友表示痛心

为何一群热爱运动

热爱生命的人

却被意外

无情地剥夺了生命

究其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就是失温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

有多危险?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01失温有哪些症状?

失温也可以视作反向的“中暑”,主要分为轻度失温和重度失温。

轻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有专家指出,并不是零度以下才会造成失温。从客观条件来说,在大多数选手从赛段2到赛段3的过程中,西北的寒风加上短时间内落下的暴雨,让所有选手身体迅速被浇湿,湿透的衣物让选手的核心温度迅速下降。

此外,由于赛道2到赛道4之间的设计不合理,在艰难的赛段过后不能给选手提供充足的补给和完善的应急救援,也导致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失温。这也是组委会赛后最被诟病的一点。

这场噩耗堪称国内马拉松赛事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震惊悲伤之余,也要反思和追问悲剧的背后,谁该为这场事故担责?“血的教训”又带来哪些警示?

02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律师表示,马拉松越野赛作为本身具有风险的耐力运动,首先参赛者本身承担部分风险。

普法链接

根据《民法典》第条第一款规定,参加者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该条款即所谓“自甘风险”规则。但是“自甘风险”规则并不意味着组织方可以免责。

《民法典》第条中同时强调,“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条至第条的规定”。

因此,律师进一步指出,“马拉松越野赛是持续时间比较长、且风险类型特殊的赛事,组织方对参赛选手有安全保障义务。”

包括对路况的判断、是否有充足的补给还有对天气变化的预判等,如果没有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参照《民法典》第条承担侵权责任。

至于具体责任如何划分,律师表示一般情况下,赛事的主办方、组织方、承办方等赛事组织方在赛前会写好备案,约定好各自的责任,并进一步通过事前购买保险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担。

律师认为

像本次事故中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由于彼此之间互动性不高,参赛者个人承担的责任有限,而赛事组织方如果存在前期缺乏预案、现场工作失职、事发后应对不力等失职,则应该承担较大的责任。

此外,据亲历者叙述,在黄河石林赛道最难的CP2到CP3部分,8公里赛道爬升米,在以往比赛中,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在这样的条件下却没有补给处。

补给点并不是只提供补给,也是起到一个观察整段赛事的作用,并且应该配备有医护人员、受过训练的志愿者等。

此次赛事中最艰难的八公里没有工作人员驻守,律师认为赛事组织方负有很大责任,并建议当地体育部门应该对补给点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审核。

有网友表示主办方(组织方)是否涉嫌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对此吴炜表示涉及到刑事责任,应由事故调查组、公安机关等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后再作认定。

普法链接

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

承办方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承办方安全方案不合理或没有取得审批,可能构成违法甚至涉嫌犯罪,即可能涉嫌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场所管理方,也可能同样构成行政违法或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03“极端天气”并不能成为免责理由

根据目前通报的情况,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那么,极端天气是否能成为免责的理由?

律师认为,对天气情况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属于赛事组织方的义务。

首先,他们应该了解并参照历史同一时期该区域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考虑好相应的对策和告知参赛者做好相应准备。

据了解,这场比赛前提供的强制装备列表里,并没有涉及到足够的保暖装备,这也是导致很多选手在遇到降温时无法保证体温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报道,资深越野跑者,同时也参与过越野赛事筹办的越野跑圈内人士赵小钊表示,根据他的经验以及越野赛事办赛的基本要求,“如果强制装备没有保暖装备,很多参赛者就可以按照最低标准去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非常严重的天气突变,就是很容易发生悲剧。”

甘肃景泰县气象局相关人员介绍,景泰县气象局为本次比赛提供了现场气象服务,气象局的主要领导给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发送了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报中提供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但是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则没有。

律师指出,即使天气部门没有告知预警信息,但赛事组织方有责任主动、及时了解天气状况的实时情况。

现在已经进入夏初,但西北地区的气候差异还是很大,尤其是在现在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对气候的紧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