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本周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以广州为例,
时下的这轮“热浪”
依旧一眼望不到头……
广州天气(中国气象局7月13日13时发布)
“出门五分钟,流汗俩小时”
成了不少人的夏日常态。
高温天气下,
偶会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有的人甚至会晕倒、丧失意识。
对此,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中暑了”。
不过有约君要提醒你,
热到头晕晕,
可能是身体在释放“信号”,
要谨防一种可致命的危险疾病
——“热中风”。
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
60多岁的张阿姨买菜回家后,突感头晕,还开始呕吐。家人以为张阿姨中暑了,让她多喝了些水,并卧床休息。
然而,张阿姨的不适症状愈发严重,还出现了一侧肢体偏瘫,家人这才送她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脑出血。
夏季缺水易诱发“热中风”
许多人以为“冬天才是中风的高发期”,其实中风一年四季皆可发生。眼下正值盛夏炎热天气,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遭遇“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身体内环境容易缺水,导致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同时,高热天气下人体体表微循环容量大,会有大量血液流到体表,导致供给脑部的血液量减少,老年人本身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另外,在夏天,不少家庭从早到晚都开着空调,但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加上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进出室内外时,环境忽冷忽热容易发生意外,诱发中风。
(图
视觉中国)
中暑与中风傻傻分不清?
大家都熟知中风的严重后果,如何迅速识别中暑与中风,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关键在于正确掌握中风的征兆!
中暑往往发生在高温的环境下,患者大量出汗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所致,中暑常表现有头晕头痛、多汗口渴、脉搏急速、意识丧失等,但不会有偏瘫等表现。
中风除了头晕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的症状外,还常常伴有肢体无力、握物不灵、口齿不清、口嘴歪斜等运动障碍,以及肢体麻木、口舌麻木、眼前发黑、听力下降等感觉障碍,有些患者还会突然性情大变。
再介绍一个更适合国人的识别方法——“中风”,通过以下三步观察,若怀疑患者中风,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脑中风并非老年人“专利”
老年人才会中风?非也。
事实上,普通人群因工作、生活节奏过快、压力太大,或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得不到足够休息、处于应急状态时,人体肾上腺素升高以支撑身体高效运作,也可致血压突然升高,若突破生理极限同样易发生意外。
这其中,高血压患者和肥胖青壮年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因此,青壮年切勿轻视定期体检,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时发现自身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在节奏快、工作忙、压力大的状态下,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重新休整、恢复平衡。
夏季防中风
除了补水还要做好这些
1.有心血管基础病的人群,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让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理想水平。在炎热气温持续时,更要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2.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有些老人半夜醒来觉得口渴,为了减少夜尿,宁可忍着不喝,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血液粘稠的风险。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多进食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
3.作息有规律,情绪要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中老年人适量活动,可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
4.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诱发意外。盛夏气候炎热,大多室内开启空调避暑,不过室内有老年人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时,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8℃以内,注意不要直吹,要定时开窗通风。
这些食材有助护血管
防治热中风,除了做好以上的生活细节外,中老年人在夏季要注重健脾祛湿和活血化瘀,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试试取以下食材入膳。
健脾祛湿:
如果体质较虚,可以用淮山、薏米、芡实、莲子、扁豆等煲汤饮用;体质偏温的人群还可以加些绿豆煲汤,健脾祛湿。
活血化瘀:
如果要活血化瘀,可以用天麻、田七煲汤食用,或将二者打成粉,每天5~10克,用水冲服,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养心安神:
夏季如果休息不好,易引发焦虑、波动,也会诱发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可以吃些莲子、百合、龙眼肉,能养心安神,改善睡眠问题。
整合自:健康有约、广州日报、老人报
编辑:李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