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虚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暑最容易盯上这六类人,别等到了热中暑再 [复制链接]

1#
“三伏天”已到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

大佛山的气温真的是越来越高了

每天戴着口罩出门

感觉下半脸分分钟在做蒸汽spa

热!到!爆!炸!

从出门的那一刻起,笑容逐渐消失

大家如果在户外活动中没有做好防暑措施,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惠州一男子户外活动3个多小时

不幸中暑身亡

近日,医院急诊内科接诊了一名中暑病人,为中年男性,送院时体温已近42℃。由于辗转多地求医,被家属送到该院时,男子距离发病时间已近10小时,抢救多时仍回天乏术,最后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该男子曾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从下午14时30分活动到下午18时,因缺少水分、电解质补充及没有遮阳保护措施,中暑突然晕倒在地。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国华介绍,每年该院都会接诊不少中暑病人,一般以轻症中暑的病例为主。近一个多月来,该院接诊了2名重症患者,除上述患者以外,另一名患者送院及时,目前仍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杨国华表示,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比较严重,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无汗、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紧急抢救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中暑呢?哪类人群中暑的风险最大?

高温中暑分两类

在炎热的夏季或初秋,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中暑依照症状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当高温环境下,出现了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口渴出汗、全身无力时,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心慌气短,大汗淋漓,手脚冰凉,充分休息后也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重度中暑:也就是大家听说的热射病,体温高达40℃以上,全身抽搐,不省人事,一经发现,须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高温作业人员和体质虚弱人员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什么人中暑的风险最大?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肥胖者、久坐人群及孕妇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

预防中暑遵循

“三要三不要”原则

预防中暑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首先,要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运动,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ml)。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饮料含盐量以0.15%-0.2%为宜。其次,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最后,高温天气里要尽量在室内活动。在室内可通过空调、电扇降温。当室内温度高于35度,应考虑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并注意适时开窗通风。预防中暑不要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不要饮用含酒精或高糖饮料,冷冻饮料也应尽量避免,以免造成胃部痉挛。第二,尽量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分,将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尽可能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户外工作要注意排班调息。着装方面,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佩戴宽檐遮阳帽及太阳镜。外出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风油精等。第三,不要忽略身体状况。如发现自己或周围人有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周围通风,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休息后若不好转,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值得注意的是,对老、幼、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一些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的特殊人群,应加强看护。如何预防中暑?这些核心信息一定要掌握!↓↓↓

喷点水凉快凉快!

佛卫宣全媒体团队

来源:科普中国、河南疾控等编辑:黎嘉雯审校:高为慧、严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