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虚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暑节气祛湿消暑防受凉 [复制链接]

1#

本篇内容/p>

·大暑节气什么特点

·大暑节气防什么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温度最高、气压最低、阳气最为旺盛的节气。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经度时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骄阳似火,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根据“天人相应”的原则,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阴阳以保证阴阳平衡,才能保证机体与外界和谐共处,从而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那么,大暑节气时该如何养生呢?

防中暑: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时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凉茶并服用人丹。

防受凉:夏天酷暑难当,高温环境下,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鼻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过食冰饮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度吹穿堂风。大暑时节淋雨后,应该及时的更衣。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空调温度也不能过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尽量每隔两三个小时开窗通风一次,开窗后皮肤也会接触较高温度,外出温差就不会太大,不易生病。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空调,并盖好腹部。

防伤湿:三伏正值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如冬瓜、*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防上火:中医认为,夏季属火,归心,火气通于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不少人夏天休息不好,睡眠质量不高,这往往是因为三伏天容易让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在不过度的情况下,“喜”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所以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要静,戒躁动。保持心境清净、凉爽,预防“精神中暑”。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状态,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身心自然就放松了。

作者:中医科杜霄壤

图片:医院版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