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偏方 https://m.39.net/pf/a_4699279.html3月7日17时30分许,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接到指挥中心警情:一名女子在鼓岭磨溪青羊座附近山林被困,请求救援。
磨溪位于鼓山东侧、马尾快安村,发源于鼓岭,全长12.5公里,是热门的户外攀岩场,共有3片岩壁、22条线路。
青羊座位于磨溪的源头,登山线路交叉纵横,容易迷路。
救援队随即启动救援程序,集结42名志愿者出发救援。
之后,救援队在龙泉寺及青羊座设立两处集结点,搜救人员兵分多路:一路进山进行搜救;一路搭建信号中继;一路携带姜茶等补给物资。
由于山里没什么路了,救援人员只能靠砍刀硬砍出一条路来。
溪边平时就很多苔藓,当时还下了雨,造成一位救援人员滑倒后磕伤了。
3月8日3时30分许,经多种方法、多区域排查,救援人员终于找到被困者。初步检查,被困女子未受伤。
救援人员在沟通中了解到,女子姓黄,平时就喜欢户外运动。
7日中午,她独自爬到鼓岭后,准备沿磨溪线下山。由于不是本地人,黄女士对这条路线并不熟悉。
当她走到青洋座附近时,在溪的一侧不停绕圈,加上那附近荆棘密布,她找不到正确路线,只好报警。
随后,救援人员护送被困者下山。
直到3月8日6时许,所有人员才到达安全地带,宣告本次救援结束。
援救人员表示:“把人救出来,这样的节日最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救援的还有12名女志愿者。
以上内容来源于福州晚报
大自然属于未开发区域,充满着无限未知。任何户外线路,都潜藏着各种复杂的危险因素。
在户外,一不留神,就会让驴友发生迷路、滑坠、掉队等状况,进而让驴友陷入危险境界。总结起来,大部分的户外事故,属于当事人准备不充分。
玩户外,一定要结伴而行,最起码有个意外发生时能为你呼救的伙伴,并且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随身带一些常用药品,最好携带一只卫星电话和GPS设备。要知道,玩户外,是探险,不是冒险。
这三点不足,会将你推向死亡边缘
01
装备不足,信息缺乏
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准备,很多驴友对未知情况估计不足。户外登山所需的安全帽、手电、登山杖、雨衣等必需装备往往都没有准备好。
为了追求新鲜和刺激,那些未开发的、地势险峻的野山,更容易成为驴友的目标。但是上山的路怎么走、当地的太阳下山时间、天气变化等信息却总被驴友忽视。在缺乏本地向导的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是探险中潜伏的最大危险。
02
身体素质不佳,应急能力不足
很多新驴友缺乏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早已亮起了红灯。在应对高强度探险活动时,极易出现扭伤、摔伤、失足等突发情况。
此外,野山上还存在着煤矿采空区、滑坡、野兽等种种未知的危险,应急能力的欠缺也成为很多驴友的致命缺陷。
03
申请救援时,无法说清所在位置
野山上山石陡峭、植被茂盛,很容易迷失方向。
同时,由于大山的阻隔,移动通讯工具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很多手机在山上无法接收信号。
在遇到困难时,有很多驴友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会给救援带来很大的困难。
所以,户外活动出发之前,你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获取当地天气情况、了解当地天气变化规律、准备齐全所需装备、熟知景点环境路线等。
想要长久的玩户外,你除了要提前获取信息以外,还要不断提升你的野外生存能力。毕竟,能否活着回来,很多时候取决于你自己。
在户外,尤其是极端环境下,你背包里所拥有的东西,和你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将会直接决定和影响你的生死。
掌握生存技能,及时自救
01
首先要解决着装问题
登山新手,一般建议先尝试山峰海拔在米以内。山上早晚温差大,尤其是冬季,要特别考虑意外和极端情况,比如突然降温、大风、降雨、下雪等。
穿着类参考清单:冲锋衣、冲锋裤、速干衣、登山鞋、袜子、背包、护膝、手套、帽子、户外眼镜。
02
会搭建临时住所
在野外要找到好地方安营扎寨,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利用大自然的恩惠,有时能发现现成的或稍加改造就可以临时安身的天然庇护所,比如说山洞、树洞、大树的树根等。
如果找不到其他的庇护所,有些凹坑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在凹坑上盖上些树枝、杂草,坑底垫一些干草,就可以满足睡觉需求了。
03
掌握野外生火技能
在野外,生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望远镜的凸透镜卸下,在阳光明媚的郊外,可以用它轻易地点燃报纸。
而现在用的野外生火工具,主要还是打火棒、打火机。你带了吗?
04
懂得寻找安全水源
人在正常情况下,只能3-7天不喝水。在比较难找水源的情况下,建议带储水或净水装备,以备不时之需。推荐饮水袋、生命吸管等。
05
知道备用食的重要性
野外活动的食品,应根据个人口味和具体行程制定好食品携带计划。在野外随时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以防万一,备用食品是必不可少的。推荐携带巧克力、士力架等可快速补充能量,且不占用空间的食品。
06
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野外,不管你是要安营扎寨,还是继续前进的时候,你都需要估计你的大概位置,并确定北在哪。所以,千万不要忘记了指南针或者GPS手机。
07
强化身体各方面体能
在即将从事一些挑战难度较高的户外活动时,至少在行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要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训练,提升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在饮食、休息上也要做足准备,补充必要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有依靠别人的想法,而要多想想,如何做一个强者,去帮助其他人。这条守则,生活中也实用。
08
会消化自身消极情绪
户外旅途中,会有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在遇到困难时,驴友们都是会秉承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原则。你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要埋怨队员。
因为自己的一腔怨气,而随意离开团队单独行动,或者做出对大家不利的行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下一次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你结伴上路了。
所以,报名参加户外活动前,一定要想清楚。
09
被困时,会发送求救信号
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别人取得联系。
当手机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火堆信号:点燃距离相等的三堆火,晚上以光为主,白天可放些青草形浓烟。
光照信号:利用手电或灯,每分钟闪光6次,反复多次。
色彩信号: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戴颜色鲜艳的帽子,站到突出的地方引起人注意;或在高处挂鲜艳的衣服或被子等物。
反光镜子信号:利用太阳光反射信号,可引人注意,一般每分钟6次,重复反射。材料有玻璃片、罐头皮、眼镜片、回光仪等。
物品信号:利用树枝、石块、衣物等摆放“SOS”信号字尽可能大一点。在雪地上可直接写出“SOS”。
声音信号:如距离不大,可发声求救;或借助打击声发出求救信号。
地面标志信号: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
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图案,或在雪地上踩出求救标志,也可用椰子树干,树枝、海草等拼成标志信号,与空中取得联络。还可以使用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地空联络符号所示。
10
受伤后,会及时处理伤口
登山时容易摔伤,一旦从高处摔下,不要随意搬动、拉拽伤者。应根据现场伤势进行止血包扎,固定骨折部位。将伤员平托到木板上并加以固定,禁用床单等软物体搬运。
颈椎受伤伤员,还应固定其头部,并上颈托,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同行的队员要第一时间拨打和,并派出1到2个人到距离事发地最近的主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援人员。其他留守人员要指定1个人用言语多安慰伤者,减少伤者精神上的伤痛。
与此同时,其他人尽量清理事发地周边的障碍物,为此后的消防救援工作扩大作业面,争取救援时间。
所以,要想长久地玩户外,除了要有“害怕”意识,时刻对大自然保存敬畏心,你还要学习野外生存技能。类似一些常见的户外受伤急救方法,包括基本的救生和自救。
学会如何在户外自助自救,对每位玩户外的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必须重视的事情!
玩户外,你还需知道这些应急技巧
根据损伤有没有皮肤破裂,可以将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前者一般有皮肤破裂、出血,伤口在户外特别容易被细菌侵入,出现继发感染;后者一般没有可见的出血,但有皮下组织、内脏器官出血的内在出血可能,后果可能更严重!
一、锐器伤
伤口表面虽然细小,但伤口可能很深,细菌会被带入伤口很深处而引起感染。如刺伤腹部或胸部,更可能伤及内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或伤病者的血液、体液,施救者最好戴上手套(户外只能尽量而已,你懂的)。
轻微或表面的伤口,先在清水下冲洗,用敷料或者清洁纸巾擦干,再用棉质敷料遮盖后加压固定包扎。
如果异物嵌入较深,如匕首、钢筋、树枝等,切勿试图拔出,可在异物两旁加上敷料施压,减少出血,要注意不要把异物压入伤口,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可以将棉质衣物撕成条状做一个环形垫,撑垫在异物周围,环形垫的高度最好高于异物,保护伤口和防止异物移动,并抬高患肢。然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二、出血与止血包扎
如伤口出血严重,应立即制止出血。根据血管的类型,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你可以牢记一个基本的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如下:抬高伤肢,用手直接在敷料(棉花、纱布或者现场撕下的棉质衣物)上施压。如果连棉布也没有,可以先临时使用手指压止血法。不过这只适用于头部、面部和四肢某些部位大出血。这只能缓解出血,还是要尽快寻找替代物。
三、钝器伤
如果不幸被棍棒、木块、树桩、砖石等硬物挫伤,可能会损伤深层组织,导致瘀血或者内出血,现场处理是否得当,对后期的愈合、恢复有很大影响。
现场处理的要点是:加压包扎和冷敷。损伤6小时以内,基本以加压包扎和冷敷为主,并尽量避免局部按摩、热敷等导致增加出血的错误处理,减少局部过量运动,并尽可能地抬高患肢。
四、中暑
酷暑下长时间徒步最易导致中暑,如果行走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四肢无力,要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敞开领口,挽高袖子,多次喝水或电解质饮料,服用防暑药。
五、缺水
驴友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每次以毫升为宜。因为口渴就一次性大量喝水,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建议每0毫升饮用水中可加入盐4克、葡萄糖克和橙汁毫升,补充身体流失的养分。
六、脚上起泡
很多驴友行到中途脚上起泡,最后一瘸一拐地勉强完成行程,其实做好防护措施完全能避免这种痛苦情况。
长途徒步首先要保持脚的干燥,多带几双排汗袜,脚湿了就换一双。由于新鞋容易让脚感到不适,刺激水泡形成,最好穿旧鞋。
如果徒步中感到脚底刺痛,请停下来检查,不管起没起泡,都用创可贴包一下。
七、野外扭伤
若遇手指扭伤,要立即停止活动,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胶布固定。若是足踝扭伤,不要强迫活动,冷敷24小时,比如冷冻喷雾剂或冷冻冰袋,每次20分钟左右,每隔一个半小时左右冷敷一次。然后再热敷、按摩和涂药。
踝关节扭伤大概是最为常见的扭伤了,可以用撕成长条的衣物充当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方法如下图:如果活动时足踝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可能是骨折,医院诊治。八、骨折、脱臼
如果真的骨折了,那第一要务是给予固定。就地取材,你可以用树枝等硬性材料,做一个简易的夹板固定,如下图。要注意的是,固定夹板必须超关节。不管是怀疑骨折,还是脱臼,最好在临时处理之后,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九、雷雨
虽然雷劈致死比较罕见,但驴友不得不防。天气预报有雷暴雨时,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或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
如果已经遇上雷电,应解下金属物,穿上雨衣避免淋湿,不要打手机,赶快找洞穴或低洼处避雷。
十、失温
自己或者同伴已经失温了,我们应该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气隔绝开来。
首先将失温症患者转移到干燥、背风的地方,避免让患者暴露在潮湿和大风环境里,安置的时候要注意不让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接着换下患者被打得透湿的贴身衣物,最后要做好头部的防寒保暖工作。
轻度和中度失温阶段:
1、只需要换上干衣物并挡住风寒吹袭即可;
2、如果伤者可以吃东西,应该尽快让其吃点流质食物,然后再吃一点含糖的食物;
3、将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然后把它放在伤者的腋窝,颈部和腹沟处;
4、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伤者恢复体温,此时就需要让某个身体温热的队友在睡袋或是其他干爽隔离物的情况下,以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让患者缓和过来。
重度失温阶段:
自身已经很难产生热量,更多的是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除了以上处理方式外,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急救。
但需要强调的是:重度失温患者心脏跳动非常缓慢和轻微,对外界力量的反应非常敏感,甚至在搬动患者的时候动作过大都会导致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所以心肺复苏急救,尤其是心脏按摩,必须是在确认脉搏和心跳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适得其反。当然,用嘴将热气吹入患者体内也是一种提供热量的方式。
注意:严重失温的患者回暖不可过快,因为大量寒冷的血液回流到心脏会导致心律不齐。身体的快速回温会导致休克,这样很危险。不管患者看起来多么糟糕,如果患者身体没有回暖,都说明他还没有死,不要放弃救治的机会。“人除非身体温热而死亡,否则就是没死。”
切忌:
给低温症患者饮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很多人认为喝酒之后身上会暖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但是它能刺激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饮酒之后血液循环加快,主观上是感觉暖和,其实只是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用饮酒的方式来取暖,实际上是饮鸩止渴;
把外界辅助热源用于四肢而不是主躯干和头部,这是错误的。有人一摸低温症患者的四肢,发现冰的不行了,立马将热水袋拿去温暖四肢,其实这样做会加速让主躯干部位的温暖血液流向四肢,带走热量,从而使得核心部位的热量加速散发;
采用滚烫的辅助热源,这是不可取的。辅助热源的最佳温度是在人体体温上下,过于滚烫的热源,会导致患者被烫伤。
户外第一要素,是安全!
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
和懂得必要的户外急救技巧,
你才能在危险来临时及时自救和救助他人。
玩户外的目的,
是强身健体,
是收获快乐。
学会这些必要的户外急救技巧,在日后的每一次户外出行中平安归来,
你才能在年老时,
把你的户外经历当成故事讲给你的下一辈听。
到那时,人生还有什么不圆满呢?
来源:超级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