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幸被烫伤后,当父母的你第一时间会怎样做呢?据说黄金救治时间只有2分钟,错过或者做错,对孩子的损伤非常大。
01、男孩意外烫伤,爸爸错误急救害了娃
文文爸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将刚出锅、滚烫的米线打翻了,汤水正好飞溅到孩子的手部跟胸前。
被烫部位立即发红发烫,孩子疼得哇哇直叫。孩子爸爸见状,立即拿出家里的二锅头,把孩子全身上下淋了个遍。
淋完白酒的孩子,开始哭得更大声了;之后慢慢就没了哭声,精神也不好了,立即昏睡了过去。父母见状也没多想,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见孩子还没醒过来,才急医院。
接诊的医生看到孩子的情况,十分震惊:孩子整个胸腹部、手部发红严重,一股酒味很呛人。
好在经过医生们的抢救,孩子最终还是被救了回来,但他的智力、记忆会不会受损,有没有什么后遗症,就连医生都不得而知。
最后医生提醒孩子父母:烫伤后淋白酒的这个做法,有时真的可能会要命,说如果孩子再晚一点送过来,就可能会因酒精中毒而休克、死亡。
看完这则消息,文文爸真是既气愤又心疼,这都了,怎么还会有人迷信酒精“治”烫伤呢?
02、偏方“治”不了烫伤,只会加重伤情
文文爸手臂上就有一块非常明显的伤疤,就是小时候被开水烫后,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后留下的。
记得被烫伤后,妈妈第一时间拿来酱油,涂抹在了被烫伤的手臂处。医院后,医生见状,就埋怨妈妈“无知”,直言:酱油治不了烫伤,只会加重伤情。
究其原因,皮肤被烫伤之后,再撒上酱油,一会增加皮肤烫伤部位的感染几率;二会模糊创面,让医生更难判断伤情。
文文爸到现在也也想不通,酱油不是用来腌肉的吗?为什么烫伤后,要往皮肤上撒酱油呢?
被烫伤后,不止是白酒、酱油不靠谱,抹牙膏、麻油、草木灰等都不靠谱。
究其原因,在烫伤部位涂抹这些东西,除了前面说的会增加感染概率,影响医生正确判断伤情外,还会导致皮肤损伤进一步加重,并且加大伤口的清洗难度。
0、意外烫伤后,正确急救谨记“五步走”
文文爸询问过医生朋友,若不幸被烫伤后,黄金救治时间只有2分钟,先冲水还是先脱衣服,步骤很重要,做错一步,伤害大。
①冲
若孩子颈部以下的部位不幸被烫伤,要立即用常温或者偏凉的流动自来水冲洗5分钟。要知道80%以上的烫伤损伤,都是由余热造成的。所以及时用流动的凉水冲洗,既能减少余热的损伤,还能减轻疼痛。
如果是孩子脸部以上被烫伤,不方便用凉水冲洗时,就需要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并且要不断的更换。
②脱
待烫伤部位被冲洗后,要轻轻脱掉受伤部位的衣服。若发现衣服与皮肤粘连的情况,切忌强行撕拉。可以用剪刀轻轻沿伤口部位轻轻剪开衣服。
③泡
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好剪开,可以直接带着衣服,浸泡在冷水中10-15分钟。
④盖
在浸泡结束后,可以找一块干净无菌的纱布、保鲜膜或者毛巾,轻轻覆盖在烫伤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烫伤部位起了水泡,尽可能的别触碰破了,以免发生感染。
⑤送
做好前4步后,就医院,交由医生处理。如果烫伤面积大,家人可以一边采取急救措施,一边拨打急救电话。
04
邻居家孩子伟伟,前段时间就被开水烫伤了手腕,奶奶就准备抹牙膏,好在被妈妈阻止了。
迅速将孩子带到厕所,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直到孩子不在哭后。才慢慢脱掉手腕处的衣服,然后继续浸泡在清水中。
待孩子疼痛减轻后,妈妈才找来干净的纱布,盖在孩子的手腕处,医院。医生见状,只夸伟伟妈急救做得好,烫伤部位不严重,也不会留疤。
在听闻伟伟妈的急救方法后,文文爸很是佩服,询问她都是从哪里学的这些急救知识。
伟伟妈指了指桌子上的两本儿童自救与避险的书,说都是从这本书上学的。文文爸翻开书,关于“烫伤后怎么办”真是讲解的非常清楚。
伟伟妈说,关于烫伤、烧伤、流鼻血、溺水等多个生活意外的应对方式,这本书都讲解得非常清楚。自己平时也会跟孩子一起看,所以这次烫伤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急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家长别把教训当故事,唯有防患于未然,帮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懂得安全避险知识,才能有效避免伤痛。
在此,文文爸将这套小学生自我保护科普书推荐给大家:《儿童避险手册》跟《儿童自救手册》。
两本书共包含了多个生活中的意外场景,涉及到烫伤、中暑、溺水、诱拐、交通事故......通过故事的形式,将危险与应对方法,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在《儿童避险手册》中,作者从生活常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科普,比如吃东西卡喉、被人跟踪、流鼻血了、烫伤/烧伤后怎么办?,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在《儿童自救手册》中,作者从安全知识方面,比如被恶狗追赶怎么办?遭遇电梯故障怎么办?小伙伴溺水了怎么办?眼睛进虫子了怎么办?遇到抢劫犯了怎么办等。
育儿千万条,安全是第一条!家长没办法像“母鸡保护小鸡”那样,24小时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
全2册5-10岁儿童安全教育防护知识绘本彩绘注音版精选月销量¥6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建议父母都入手一套自我保护的科普书,让孩子多知道一些避险与自救的知识。在应对生活中近个意外时,才能多一份安全保障,关键时刻,说不定还真的能救命!
猜你想看:
女孩9岁来月经,看医生后半年长高8厘米,点改变女生家长要学孩子“最佳识字时间”,不是岁或4岁,这个年龄识字快、记得牢奶奶天天陪孙子“打牌”,7天学会个成语,带娃方式真妙,可学幼儿园“坐得住”和“坐不住”的娃,上小学后差距大,父母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