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虚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判断中暑宝宝一旦中暑3做3不做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偏方 http://pf.39.net/bdfyy/zqbdf/191027/7568336.html

炎炎夏日,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较长,则会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水盐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倘若出现这些情况,那么就有可能中暑了。

宝宝中暑了?

?小案例:4岁的多多午觉睡醒后,非要拉着奶奶去居民健身活动区玩。他一会儿摸摸这个健身器材,一会儿坐坐那个健身器材,玩得脸蛋通红,满头大汗。奶奶怕他中暑,赶紧拉着他回了家。回家没多久,多多就开始哭闹,嘴里嚷嚷着说头痛,奶奶看他脸色苍白,一抱他发现他浑身发冷,吓得不行,医院儿科诊治。

?诊断:根据孩子当时的症状,体温在38℃以上,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断定孩子是轻度中暑。这种程度的中暑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做好物理降温,让孩子喝点淡盐水或绿豆汤,然后休息一会儿就能恢复正常。

如何判断

孩子是否中暑了

如果孩子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孩子中暑

避开3大误区

其实像轻度中暑这医院,父母在家对孩子进行紧急护理就可以。当然,因为婴幼儿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父母就要注意留心观察,并且很有必要了解孩子中暑后处理的三大误区。

误区1——过量饮水?

尽管孩子中暑后确实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有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恢复正常,就给孩子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孩子大汗淋漓,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甚至还可能引发热痉挛。

?正确的做法:让孩子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控制在mL以内。

误区2——过量进食?

许多父母误将孩子中暑症状当作体能消耗过大,于是就让中暑的孩子吃油腻的食物,却不知过多的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确的做法:尽量让孩子吃清淡、爽口的食物,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3——冷食降温?

孩子中暑后往往会感觉很渴,变得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许多父母看见孩子胃口好,就让孩子大吃特吃。殊不知这些食物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肠胃,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正确的做法:尽量让孩子少吃冷饮,适量吃瓜果。

中暑3类型

紧急护理3步

一般来说,孩子中暑可分为3种。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等症状,但经过短时间休息后,孩子就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

不仅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还有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孩子就能恢复正常。孩子出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时,父母只需按以下方法进行急救护理就行:

?立即将孩子移到阴凉、通风、干燥处;

?让孩子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采取措施为孩子降温:

①摇动扇子,为孩子降温;

②同时用湿毛巾擦拭孩子额头、脖子、腋下、大腿根部来降温;

③也可以用毛巾裹上冰块或冷饮瓶子放在上述部位来降温。

④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浑身皮肤干燥发烫,除上述措施外,还必须采取酒精擦浴来快速降温。具体做法是:用一块小毛巾或一些纱布蘸上经过稀释的酒精(75%的酒精和清水的比例是1︰1),反复擦拭孩子的颈部、腋下、肘窝、大腿根部。

注意:当孩子的肛温降到38.5℃以下时,要暂停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

?喝清凉饮料解暑,准备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清凉饮料,每隔10~15分钟给孩子喝一些解暑。

注意:孩子如果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这些清暑饮料,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如果对孩子进行了以上急救护理措施,但效果仍然不佳时,医院或专业人士求助。

3.重度中暑

也称热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等症状,还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等现象。

预防中暑

请你看过来

?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5时),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

?尽可能地适当增加孩子的午睡时间;

?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

?每天勤洗澡、擦身;

?若想带孩子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

?不要让孩子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并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重要提醒:炎热夏季,请各位家长千万别马虎将自己的孩子独自遗留在车内,以免悲剧上演!

资料来源:专家张玉柱的《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孩子生病了,妈妈这样做》

编辑:Emmy

任何媒体转载须经授权

被上海市科协评为

十大社会类科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