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暑,热也,从日者声”,上面的“日”代表太阳的炙烤,下面的“者”则是煮的初文,意为「上烤下煮」。
夏至之后,很多地方快速进入了炙烤模式,再加上马上到来的三伏,天气越来越热。
贡方堂中医认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保健、疾病防治,不仅可以减少时令病的发生,还对控制慢性病、养生延年有积极的意义。
炎热的天气阳气浮在体表,毛孔大开,就算没有晒到太阳也会不停的流汗散热。
这时进入冷气十足的地方,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就会导致体内阳气虚衰。
简单一点说,可以把它理解为“空调病”,当你的身体向你发出这些信号时,就该注意咯。#空调病#
1分钟自测
头昏沉重,乏力没精神;
胃口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心烦口渴、咽干、皮肤干燥;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
甚至舌苔的边缘会有牙齿留下的压痕。
如果有以上一种或者多种的情况,就说明寒气和湿气,已经在你的体内慢慢堆积了。
解暑祛寒湿
认准这5个穴位!
今天给大家介绍5个实用穴位,配合按摩或艾灸,解暑祛湿杠杠的。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弯曲胳膊肘时,肘横纹末端的凹陷处即是。
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点按此穴,可以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脾俞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凡是脾胃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病证及因脾虚不能胜湿、湿困脾土和聚湿生痰之证,通过按揉脾俞穴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脘
●中脘位于腹部中线上、肚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
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都可以按揉中脘穴进行调理。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4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揉此穴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
阴陵泉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取穴时顺着小腿内侧往膝关节方向摸,膝窝下凹陷处即是。
点按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
另外,高温环境下,人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
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
中午前后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暴晒。
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
借助自然风、风扇、空调等降温。
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
避湿的主要方法:
远离潮湿环境。
借助饮食利湿,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仁米、扁豆、冬瓜等。
利用空调等设备除湿。
经典食疗
薏米红豆粥
薏米克、红豆50克、白糖适量。
准备好材料,先用温水泡1个小时。泡好后,清洗干净,放进煮锅里,加入材料5倍的水,煮40分钟就可以了。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红豆可益气补血,利水消肿,可令面色无华的人们恢复红润。
冬瓜豆腐排骨汤
排骨、冬瓜、豆腐、姜片、葱段、料酒、白胡椒粉、精盐、香油。
1.将排骨切成小段;冬瓜、豆腐切块;葱切段、姜切片放入盘中备用。
2.在水中倒入一勺料酒、放入两片姜片,煮开后放入排骨,焯去血沫。
3.将焯好的排骨洗干净,放入锅内加入凉水、葱段、姜片。
4.大火煮开后改中小火继续煮1个小时后,放入冬瓜,过20分钟后再放入豆腐。
5.中小火继续熬煮20分钟,放入一勺料酒,一勺盐,少许白胡椒粉调味,出锅前可淋少许香油。
冬瓜养胃生津、清降胃火,促使淀粉、糖在体内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排骨中除了脂肪及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的磷酸钙、骨胶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