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特殊的中暑叫“药物性中暑”。它是指在夏天时,服用的某些治疗药物会通过多种机制在人体内发生作用,致使身体产热增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排汗困难、外周血管收缩、下丘脑体温调节异常等,从而使人在高温环境中增加中暑的风险。
夏季用药时,应该考虑“药物性中暑”这种用药反应。对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脑血管病者,中暑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原因之一,发生中暑后往往病情较重,有致命的危险。因此,老年人要咨询医生,科学合理用药;日常服药时,应细心留意身体变化。
四类药物易引发中暑
降压药
夏季气温较高,血管扩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比较低。尤其是利尿药(如呋塞米)使排尿和排汗增多,心排血量降低,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比如缺钾,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当然,也不能因为如此就自行减药或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或药量。
感冒药
在感冒药中有两类药物容易诱发中暑。一类是部分复方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中暑。另外一类是发烧时服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退烧药,这些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造成体内钾的流失,出现四肢无力,严重者可能脱水而中暑。
胃药
如阿托品、颠茄等药物,能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这类药物属于胆碱受体阻断药,能够抑制腺体(包括汗腺)的分泌,从而使出汗减少,体内的热量无法释放,可导致高热甚至中暑。
精神类药物
如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药物,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服用这些药物后,人体的温度不能保持恒定,而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波动较大。因此,夏季服这类药易导致体温升高,甚至中暑。
此外,抗组胺药、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等类药物也可能会导致体温异常变化。因此,如果需要服用这些药物,请一定遵医嘱,平时应尽量选择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要多喝水,尽量降低中暑风险。
家中最好备有温度计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中暑,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的功能都会有一定程度下降,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尤其是热感觉比冷感觉降低得更明显。由于对温度感知力差,所以老年人最好避免在正午时分出门。
此外,老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灵敏度减弱,导致该出汗的时候不能出汗,体内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就会增加中暑风险。
所以,建议老年人在家中最好准备体温计,感觉不适时,应及时测量体温,并作出相应对策。最好还在家中挂一个室温测量计,随时了解房间内的温度,并据此来开关空调,控制室温。
老年人还应注意养成及时补充水分的习惯。平时不要等到出现口渴嘴唇干、尿液变黄等情况再喝水,夏季补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而不应该图方便把应该分两三次喝的水集中在一次猛喝下去。出汗较多时,可喝点淡盐水。老年人如果确实需要在温度较高时出门,除了做好穿戴防护外,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一杯水,确保随时补水。
子女要定期检查老人居住环境,保持居室良好通风,空调、电扇等降温设施安全正常运转等。
来源:医药卫生保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