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很多人会感到酸困乏力、昏昏欲睡,并且还有脘腹胀满、大便黏腻的症状,这很可能是被“湿气”侵袭了。中医认为,夏季暑热夹湿,暑湿合邪易入侵人体,形成暑湿证。暑湿致病会有哪些表现?夏季如何应对暑湿?
资料图片:喝绿豆汤可以防暑
暑湿属于六气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只有在气候异常或人体正气虚弱的时候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暑,热也。当气温异常升高超出人的承受能力,或者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即为“中暑”。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体自身“气虚”“阳虚”不耐热,出现过度出汗,耗伤津液,造成阴阳两伤者,也称为“中暑”。夏季是中暑的高发季节,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
湿,也叫湿气,分内湿和外湿两种情况。外湿指久居湿地或气候潮湿、涉水淋雨,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导致湿邪侵犯人体肌表,影响脏腑功能,表现为四肢酸困疼痛不适、活动不利,甚至出现纳差、胸闷、头昏等湿邪阻滞症状。内湿是指脾胃虚弱或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津液排泄失常,停留在脏腑经络所引起的症状。湿黏腻重浊,易造成脏腑气机失常,常合并其他外邪,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故有“百病皆由湿作祟”之说。
暑湿易共侵人体
暑气和湿气最喜欢“合作”侵犯人体,夏季气温异常升高,或体质原因不能耐受时,暑湿便会危害人体健康。暑湿致病可出现胸脘痞闷、纳差、乏力、烦躁、身热、口渴、小便减少、大汗、咳嗽、面红、腹胀、大便臭、小便短红等。
湿邪致病会导致人体出现“重、闷、呆、腻、濡”等症状。重即身体困重、乏力、头昏、四肢无力;闷即腹部胀闷不舒、腹胀便溏、小便不利;呆就是吃饭不香、没有食欲;腻指舌苔黏腻、口气不清新;濡指脉象,最常见的是滑脉。另外体检若发现有结节、囊肿、增生等实质性病变者也多与湿有关。如果有以上情况,一定要及时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暑除湿有妙招
夏季天气炎热,防暑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喝水应少量频饮,以白开水、淡盐水、菊花茶、竹叶茶为宜。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不宜大口喝冷饮、猛吹空调。
防暑要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意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暑目的。也可以服藿香正气胶囊、喝绿豆汤、吃少量西瓜。还要做到避之有时,平时做好防暑、防晒工作,气温过高时减少室外活动。
因暑、湿常一起侵犯人体,故在防暑的同时莫忘除湿。不要吸烟、喝酒,饮食注意不要过咸、过油,尽量清淡,还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另外,要少吃雪糕等冰冷的食物。
此外,可以通过户外活动、适当出汗来排出体内的湿气。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脾的运化,从中医理论讲即“运脾以化湿”。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运动,避免快跑等剧烈运动,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量,最好选择早晨或晚上运动。
来源:中国家庭报官微
文:杜文森(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