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困车内因高温而昏迷甚至致死事件近年来频发。7月6日已进入小暑节气,天气越来越炎热,暑假也即将来临,孩子们户外嬉戏玩耍,停车场发生意外安全伤害事故也屡见不鲜。
“与车相关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湖南中医院(医院)危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叶辉分析原因认为,一是家长安全意识不强,疏忽大意;二是相关预防、急救常识掌握不够,须引起重视。
4岁男童被锁车内4小时身亡
车里高温缺氧半小时内可中暑甚至死亡
事件回放
据报道,今年6月25日下午4时许,岳阳市平江县公安局长寿派出所接到该所辅警饶某(男,25岁,平江县长寿镇人)报警称:由于自身疏忽,将邻居家小孩何某威(男,4岁)反锁在自己车内数小时,医院急救,何某威经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警示
“密闭空间容易导致孩子缺氧、脱水、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刘叶辉表示,儿童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困在高温缺氧的车里,半小时内就可能中暑甚至死亡。
研究表明,当气温达35℃时,阳光照射15~20分钟,密闭车厢里的温度就会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上半小时,可能致命。在阳光直射下,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在1小时内上升约20℃,即便车内最初温度是26℃,1小时后就会超过40℃。
“在高温下,儿童体温上升、体内水分散失的速度远比成年人快。”刘叶辉说,而儿童的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却不如成年人。因此,更可能因严重中暑而发生致命的热射病。当孩子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暑症状,甚至昏迷时,要及时抢救。
首先应尽快离开高温环境,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让孩子平躺休息,稍微抬起脚部;然后立即给予降温处理,脱去其衣裤,用纸扇或电风扇扇风;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加快其体内热量的散发;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快散热;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若无电扇、冰块等,也可将其身体直接浸泡于冷水中降温,施救者应始终保持使孩子的头部露出水面,以防溺水。
刘叶辉提醒,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孩子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当其体温降至38℃时,要去除冰块,以免造成其体温过低。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施救者应不时按摩孩子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
如果孩子神志尚清醒,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并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若孩子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其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按压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按压合谷穴(即虎口),以促使孩子苏醒。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发窒息。
对出现高烧不退或痉挛等症状的孩子,以及发生脱水、昏迷等状况时,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时,可实施心肺复苏术,医院抢救。
8岁女孩小区停车场玩耍被撞身亡
孩子身材矮小极易进入司机视线盲区
今年4月19日下午5时许,在深圳市南山区御海新苑小区停车场内,张某驾驶轻型封闭货车,沿停车场内由东往西方向行驶时,与由南往北横过的8岁女孩程某发生碰撞,并将其碾压。随后,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暑期,不少孩子常爱和小伙伴们在自家楼下停车场玩耍,孩子的懵懂无知,家长上班无暇陪同,易引发安全意外事故。“司机的视线盲区,是造成停车场事故的元凶。”刘叶辉认为,停车场不是游乐场,家长要警告孩子,停车场车辆常会移动,危险可能一触即发,不要在停车场玩耍。
很多家长会制止孩子在马路上玩耍,因为知道马路上车辆多、车速快,危险大。而对于自家楼下停车场,家长反而疏忽大意,认为不会有什么危险。其实危险性更大,小区或停车场内的车,常需倒车,孩子由于身材矮小,极易进入司机的视线盲区,从而引发意外事故。
孩子发生交通意外受伤后,家长或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然后进行现场急救,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等6种急救方式。具体操作是:
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的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或直接放在伤口上,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如果较大血管破裂,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即用带子的力,将出血血管的上端勒闭住以阻断血流,结扎松紧要适度,以不出血为原则,时间不超过1小时。伤口包扎有加压止血、保护伤口、固定骨折等作用,最常使用的是绷带和三角巾,也可就便使用衣服、毛巾、棉织品等,使用前若能进行消毒处理更好。如果怀疑孩子骨折,家长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硬板纸之类,在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端,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在医生没有诊断前不要给孩子按摩、热敷,怀疑脊柱骨折,不要搬动,待救护人员到后再进行搬动;搬运脊柱受伤的孩子时应使用平板担架,注意平抬平放,避免扭伤。
除以上急救方法外,刘叶辉说,必要时还需对孩子实施人工呼吸和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杨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