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是各种肠道
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近日,
福建医院
旗山院区儿科接连收治了
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患儿。
表现为高热不退,一天排便10多次,
伴有呕吐、肚子痛等。
医生提醒,
这是胃肠道传染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
千万别大意!
海边喝凉水吃冰西瓜,回家后高热不退
暑假期间,2岁的沐沐(化名)跟着一家人外出游玩。白天,在海边晒太阳,玩沙子、玩水,喝凉水,吃冰西瓜。
没想到,当天晚上,沐沐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精神状态不好,醒来后哭闹不止。家里人以为只是中暑,给沐沐吃了退热药、物理降温等处理后返回福州。
接下来的4天,沐沐仍有发热,最高时达39.7℃,平均每天要烧2~3次。
外院诊断为:“发热待查:脓毒症?脑炎?”。医生先后予以消炎药及中药等处理后,病情无好转。沐沐还出现腹泻,一天排黄绿色稀糊便10余次,最后竟然两次排出鲜红色水糊样便,且仍然高烧不退。
医院旗山院区急诊后,儿科会诊结合患儿的进食凉水、冰西瓜等不洁饮食史,粪便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初步诊断为“鼠伤寒沙门菌?”,予粪便培养,静滴头孢曲松抗感染、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补液等处理。
3天后,粪便培养结果显示为鼠伤寒沙门菌,沐沐被明确诊断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经积极治疗,沐沐的症状缓解,顺利出院。据了解,一周内,医院旗山院区儿科接诊了2例相似病例。
被称为“冰箱病”,夏季高发!严重可致死
胡君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不容小觑,
是目前胃肠道传染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B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许多家禽、家畜、鼠类、鸟类等为储存宿主,可经粪便排菌,苍蝇、跳蚤是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牛奶或水经口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及空气传播。
尤其是夏季,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婴幼儿常是主要受害群体,2岁以内的患儿占了大多数,多与进食凉水、食用了冰箱里的食物等不洁饮食史相关。
所以,该病也被称为“冰箱病”,
因为冰箱的低温性有时
也给了细菌存活的机会,
导致食物之间交叉感染。
感染后,患儿通常会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呕吐,伴发热,患儿诉腹痛。腹泻多顽固、难治。
大便性状多样化是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特点,常常先为不消化稀糊便、稀水样便,继而成黄绿色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水样便,均有腥臭味。
往年,医院儿科也接诊过类似的病例,多在夏秋季节,一年接诊5~6例。重症患儿有可能出现败血症、肠穿孔、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胡君医生提醒,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
①在临床工作中,对患儿或病原携带者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及早治疗,加强患儿用品、食物的卫生管理及卫生宣传,防止传染。
②日常生活中,注意手口、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是关键;不食用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食用生鸡蛋(包括溏心蛋),不饮用生乳品;不要把冰箱当做“安全箱”,尽快在保鲜期内食用;家用餐具应清洗干净,尤其是婴儿的奶瓶需要严格消毒;使用厨房砧板要生熟分开。
来源:福建卫生报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