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发生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中暑分为:
(1)热痉挛
(2)热衰竭
(3)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常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0℃)、皮肤干燥无汗、行为异常、神志障碍或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分为
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强体力劳动者,如军人、建筑工人等;
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年幼、年长及有慢病基础疾病者,居住环境差,城市居民多见。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如下图)
根据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四川省年中暑死亡率为4.83/10万,死亡人数较年增加37倍;
均发生在7月(20%)、8月(73%)、9月(6%)。
-年均是男性中暑死亡率高于女性,年性别差异不明显。
天气越来越炎热,中暑引起的死亡逐年递增。社会各界均需引起重视,提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中暑引起的死亡。
安全措施:
1.预防性体检。
凡患有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贫血、急性传染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供应的各种饮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饮料最好含有0.1-0.3%的氯化钠、糖度不超过0.08%,饮料温度不宜太低,应保持在8-12℃为宜;
3.加强巡回防治。
医务人员在高温天气应加强现场巡回医疗,宣传防暑知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暑者,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4.加强自我防护。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最好穿着白色工作服,备有防辐射的面罩;露天作业戴太阳帽,同时备有必要的防暑药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高脂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食品摄入,如鸡蛋、牛奶、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高糖、含酒精饮料和冰镇饮品;
5.注意中暑先兆症状。
在高温下活动一段时间后,产生轻度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症状时,要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同时可以服用十滴水或解暑片等药物,多饮水(最好是淡盐水)。
应急知识:
1.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
2.松开衣物,及时降温通风,帮助散热;
3.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4.服用解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解暑片或涂清凉油。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用中药霍香正气水等;
5.严重的中暑病人,医院治疗。
原标题:《
所有人炎炎夏日,中暑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