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释·义
大暑至,年过半。《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其正值农历六月中旬,为全年的一半,故又称“半年节”。“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
物候特点
大暑
我国古人将大暑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骄阳似火、湿热难耐,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防中暑”。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所以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更不要做剧烈运动。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尽快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
气·候·农·事
农谚云:“大暑到,农事忙。”大暑时节,雨热同期,温度与湿度搭配较好,加之光照充足,尤其利于农作物生长。大暑时节到来,对于双季稻种植地区来说,是紧张繁忙的收种季节,农民要及时收割早稻,抓紧插晚稻。“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此时,农民们顾不得避暑,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紧张、最充满希望的时节。
在北方,此时正值玉米等农作物拔节孕穗,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忙完农活的农民们在田间树荫下枕一席凉风,赏月影花魂,畅聊大暑时节的炎热,怀揣一场降雨,得以五谷滋润的愿景。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如预示的短期有“大暑热,用头歇;大暑凉,水满塘”,预示中期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预示长期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凉”等。
炊烟,开始慢慢从房顶升起,又渐渐散开,与晚霞融合成一抹温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在空气中荡开,农民肩扛锄具,走进盛夏的剪影之中,与远处的农家、炊烟和晚霞融为一幅唯美画卷。
民俗文化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最炎热、降水量最多时期,高温高湿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困倦和食欲不振。那么在大暑节气,各地百姓都吃什么解暑呢?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一带叫凉粉或者烧仙草,也就是我们在奶茶店常吃的烧仙草,是夏季消暑必备的甜品之一。
大暑老鸭赛补药,将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等煲汤是暑天的清补佳品,营养丰富,消暑滋补,在西北各地流传较广。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常被人们说起,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说天气都这么热了,再吃姜或者喝姜茶岂不是更热吗?其实,姜属于温性食物,大暑时节,人体的阳气也由内而外散发到体表,这时吃姜或者喝姜茶能够逼出体内的寒气,让我们多出汗和增加血液循环,起到消暑的作用。
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如今正是莲子成熟的季节,喝莲子汤对身体很有好处,吃莲子能够清心安神,缓解烦躁情绪,起到预防暑热的作用。
在陕西安康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秦巴腹地独特的地形加上夏季多雨,闷热又潮湿,每到大暑节气,天气炎热,食欲不振时,很多人安康人都会选择做一碗酸菜面,浇入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喝着酸爽可口的汤汁,消食开胃,解腻清火,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
完
来源:建阳区气象局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姚颖洁
复审:林晞王佳敏
终审:吴淑媛
投稿邮箱:jyxwbj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