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炎夏时,全国进入高温模式。加上下雨的闷热,室外运动让人窒息。
高温天气容易中暑,对运动员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散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
常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时发生。
1
运动性中暑的原因
运动性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
机体在运动时产生大量热,除其中约1/4用于完成机械功外,其余均以热的形式储存或散发,当产热或储热超过散热时就会出现体温调节系统的超载,可伴随大量出汗,运动时间维持较长时,直肠温度升高甚至虚脱。
衰竭是由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或周围性反应功能紊乱,使心脏充盈压和心搏出量减少,心率加快所致。当直肠温度升高后,皮肤和内脏小动脉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运动性中暑时直肠温度可达40~42℃。
2
运动性中暑的特征
征象
运动性中暑多见于年轻的锻炼者,尤其是马拉松跑者和其他运动员。运动性中暑与一般中暑不同的是骤然发生居多,主要征象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皮肤发热、干燥呈粉红色。
诊断
在炎热天气剧烈运动时,原先健康者突然出现虚脱,首先应想到运动性中暑,应注意除外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中*的可能。运动性中暑一般呈急性经过,少数人有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先兆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为头晕、无力、恶心、定向力障碍等。
并发症
严重的运动性中暑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功能紊乱和损伤,导致严重后果。
3
运动性中暑的处理
场地急救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血压、脉搏、直肠温度、点滴输液、医院枪救。热射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死亡率可高达5%—30%。
一般处理
热衰竭和热痉挛患者应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热痉挛患者口服凉盐水或含盐饮料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可迅速好转。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和氯化钾。一般患者在30mm至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物理降温
用4~1℃凉水擦摩皮肤,使皮肤血管收缩加速血液循环,加用风扇吹风。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以降温。
4
运动性中暑的预防
(一)
夏天炎热季节要安排好训练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进行。热天运动时,宜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常规医务监督。
(二)
安排好炎热天气训练和比赛时的营养和饮水,注意补充食物中的蛋白质,额外增加维生素B1、B2、C供给量。
组织合理的水盐供应,主要强调运动员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原则,训练或比赛后的氯化钠供给量宜从常温下的10~15g增加到20-58,所需氯化钠可通过含盐饮料、菜汤和盐渍食品提供。
(三)
对不耐热个体要加强预防措施。中暑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人对炎热较敏感。
不耐热个体是指某些人不能耐受炎热,其体温升高早于一般人,他们更易出现中暑。年轻人(运动员、士兵等)发生运动性中暑的危险性较大。
对炎热的低耐受性的诱因有:脱水、肥胖、体能水平低、疾病、皮肤因素等,有诱因存在时应减少或避免炎热天气时的剧烈运动。对曾发生过中暑者应倍加重视。
文章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体育保健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