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虚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此方剂只有三味药,可加减化裁诸多方子,特
TUhjnbcbe - 2022/8/22 19:21:00

香薷饮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白扁豆、厚朴三味中药组成,故又称为“三物香薷饮”。此方为祛暑剂,暑邪伤人不仅有耗伤人体气分的特点,而且多挟有湿邪,所以一般祛暑剂常与益气或利湿的药物共同组成,此外,暑邪虽然是夏季天地间的热气变化而来,但也有因纳凉饮冷太过,反由寒邪触发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汗,然而,夏季伤暑的发汗,又不同于一般的发汗,而是顾及暑热伤气的前提下,用适当的辛温药进行治疗。

我们所说的中暑,实际上分为阴暑和阳暑两种类型。两者症状大部分一样,都会出现烦热、头痛、口渴等症状,但是中阴暑的人往往还有一些恶寒、出汗不多甚至无汗的情况。两者病机有所不同,本来人体受暑热之后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暑气,但受暑热太过,阳热之气过盛,则会出现阳暑的情况,这常见于一些户外工作者。而阴暑则是受了暑气之后,又贪凉,吹空调或者吃冰品,导致气机闭塞、腠理闭合,暑气闭于体内不能散出所致。两者的关键点在于一是发病过程是否有贪凉的行为,二是发病时是否明显怕冷、汗出不畅。阳暑可以用些绿豆汤、清络饮、金银花茶清暑去热,香薷饮就是用于治疗阴暑的,具有散暑和脾的作用,

《成方便读》中记载: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挟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吐,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泻之证,以湿感于内,脾胃皆困也。治之以外散肌表之寒邪,内化脾胃之湿滞。治疗此种病症的代表方剂就是香薷饮。另外,香薷饮是古代富贵人家夏天常备的一种解暑汤。熟悉《红楼梦》的读者对香薷饮,一定不会陌生,书中第二十九回有:“黛玉一行哭着,一行听了这话说到自己心坎儿上来,可见宝玉连袭人不如,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本方主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寒湿之邪而致的皮肤蒸热无汗,恶寒头痛,或呕吐泄泻等证。

此方主药香薷既能外散暑邪而解表,又能内化暑湿而和中,前人称“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可见香薷为夏日解表化湿之要药。《药性解》说:香薷,味辛,性微温,无*,入肺、胃二经。辛散皮肤之蒸,温解心腹之凝结,主下气,除烦热,定霍乱,止呕吐,疗腹痛,散水肿,调中温胃,最解暑气。厚朴苦温,宽中散满,能除湿邪而通行滞气,白扁豆可健脾和中,消暑化湿,寓匡正御邪的意图。三药合用能散寒解表、化湿和中。但由于本方药性偏温,故主治暑令感寒挟湿的病证,必恶寒无汗才合。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香薷饮有详细介绍——香薷饮主治伤暑,“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连(姜汁炒)代替”。如果三物香薷饮再加茯苓、甘草,就是“五物香薷饮,驱暑和中”;如果五物香薷饮再加木瓜,就是“六味香薷饮,治中暑湿盛”;如果六味香薷饮再加人参、*芪、白朮、陈皮,就是“十味香薷饮,治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昏。”如果三物香薷饮加葛根,就是“香葛汤,治夏月伤风而见项背拘急的症状”等,另外,三物香薷饮与藿香正气合用,名叫“藿薷汤,治疗伏暑吐泻”。

若是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大便下鲜血者,可将本方去扁豆,加*连清心脾而除烦热,名叫“*连香薷饮”。若暑湿伤人内外,既有身热恶寒,又有胸腹胀闷的证候,可用上文中六味香薷饮去茯苓郁香苏饮合用,名为“二香散”。吴鞠通将香薷饮化裁,在三物香薷饮的基础上加入金银花和连翘,名为“新加香薷饮”。主治暑温兼湿,虽然也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的症状,此方剂药性偏凉。这就是香薷饮和新加香薷饮的区别。

总之,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空调几乎家家拥有。外面酷暑难耐,到家打开冰箱就能享受到冷饮,在大汗淋漓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或直接让风扇使劲吹,这虽然能给我们带来片刻的身心舒爽,殊不知这舒爽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多的伤害。本方可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但有汗者禁用香薷散;方剂中含有香薷的一定要冷服,以防引起呕吐。胖人多湿,故本方对于夏季胖人的感冒多用。

玫瑰花干燥清暑颜值茶洛神桃花组合花茶三瓶装淘宝¥79.8购买已下架
1
查看完整版本: 此方剂只有三味药,可加减化裁诸多方子,特